2024/09/16(一) ●一日一箴言
《格言聯璧》:69
小人專望受人恩,受過輒忘;
君子不輕受人恩,受則必報。
【譯文】
小人專門期望他人的恩惠,但受恩後就忘;君子則不輕易受人恩惠,若受恩於人,則必定想法圖報。
【註釋】輒:立即,就。
●【賞析】
指小人多有著唯利是圖、貪得無厭的本性,君子則正好相反,受人之恩定當湧泉相報。
延續前三天從第66〜68則,與今之69則,幾乎都是討論君子與小人對富貴與貧見的看法與想法,而今日之文,更透露出小人專望受人恩,享受過別人所施予的恩惠之後,立即忘記別人的善意,可能還很自鳴得意,認為自己人脈很廣,找人幫助自己很容易,甚至認為別人理應要幫助自己,所以受過人恩很快就將事情拋諸腦後,忘了!
但是一位有涵養有德行的君子就不是這麼想的,君子身正、心正、言正、行正,對所有的人都很恭敬。有困難,一定是先想清楚自己如何處理會有效解決問題,而不會輕易開口向別人請求支援。一旦有人適時伸出援手,一定非常感恩,並於事後隨時想用甚麼方式來回報別人,不會置之不理,甚至於忘記別人的恩惠。所謂「受人點水之恩,必湧泉以報」,這就是君子的行逕。
【歷史故事】漂母飯信(一飯千金):
《史記·淮陰侯列傳》:淮陰侯韓信為布衣時,貧而無行。從人寄食,人多厭之。「常數從其下鄉南昌亭長寄食,數月,亭長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時信往,不為具食。信釣於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饑,飯信,竟漂數十日。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後信為楚王,「召所從食漂母,賜千金」。
〔解釋〕:淮陰孤兒韓信無依無靠,只能在淮河邊釣魚為生,經常因為釣不到魚而要餓肚子,有時與其家鄉亭長家搭伙,大家都不喜歡他。亭長的妻子很討厭他,一早煮好飯就趕快吃光,等韓信去的時候,以經沒得吃了。一個漂洗絲絮的老大娘見他可憐,經常把自己的飯分一半給他吃。韓信很感動的說以後有發達之日必定重重回報她,可是漂母生氣地說:「大丈夫不能自己維持生活,我是可憐你才給你飯吃的,那裡指望回報?」
韓信後來成為楚王,特地找到當年的河邊漂絮大娘,送給她一千金酬謝。這就是君子不忘恩的最佳典故。
【因果故事】鹽撮山立/一本萬利 要警惕:
詩曰:「借物粗微未送還,定中所見即鹽山;一因萬果生無盡,切莫心貪起野蠻。」
據說有一位修行人天性好靜,專心修學佛法,他在西湖附近蓋了一間茅屋靜修,每天料理一餐午飯之餘,都在精進修持佛法。有一天,快近中午時,他走進廚房,想煮一鍋羅漢菜,當一切都已準備妥當的時候,忽然發現鹽不夠用了,他匆忙跑去鄰家想借一匙鹽,以便應急。
可是當他到鄰家借鹽時,鄰居家裏沒有人在。他心想:鹽是粗俗物,價值不到一毫錢,拿人家一匙鹽應急,大概沒有什麼關係吧!於是他就私自走進鄰家的廚房,隨便拿了一撮鹽。依照一般世俗來說,借一撮鹽,是一件小事,所以這位居士就沒有把借鹽的事放在心裏,也就忘記把一撮鹽送還給人家。
借一撮鹽雖然是件小事,但是「非予而取」,這在因果律上,已經構成嚴重的問題。因為佛說三毒之中,以貪為首。凡是一花一草,非予而取者,就是犯了偷盜之罪。
居士借鹽這件事一年之後,有一天在修法定靜中,忽然看見面前有一大堆濃重的陰影,而且此後每天都是如此。他仔細觀察,發現這個陰影,是像山一般的鹽堆。他一再思索,終於想起昔日向鄰家借鹽的往事。他非常驚駭的說:「拿人家一匙鹽,一年未還,利息竟然生了這麼多!」
他急忙備錢親自到產鹽區去購買數千包鹽,付清鹽錢及運費並囑咐鹽家,把這如山的鹽包,運到他昔日借鹽的鄰家之後院,說是償還他的舊欠。「鹽」債還清之後,浮現在他面前的鹽山,即時消散無蹤。此時,這位居士終於徹底了悟因果業報的嚴重,他經常把這件事告訴大家,要有所警惕,他說:「莫道小溪容易過,須防暗石也驚人。佛經上所說的『因果業報,如影隨形』,一點也不假。我向鄰家拿一湯匙鹽,忘記送還人家,想不到一年之後,一撮鹽竟變成如山之大。如此一本萬倍的嚴重利息,真使我心驚膽裂!好在鹽是本地出產便宜之物,如果虧欠人家一元錢,一生的利息,可能會生出千萬元錢,業債果報真是『一本萬倍』啊!如果是珍貴之物,那後果就更難以設想了!」
居士又再鄭重的告誡大家說:「拿俗家一撮鹽,尚且有如此嚴重的因果,假如有人盜取三寶物(佛寺或精舍、道場以及出家人、修行人的財物),那罪業就更加嚴重了。地藏菩薩說:『若有眾生,侵損常住(佛寺或僧眾、修行人常住的地方)…,偷竊常住財物穀米,飲食衣服,乃至一物不與取者,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對照《厚德慈語》第102句就很值得我們深思及借鏡:「不擇手段的佔有、侵略,即或成功,是痛苦的業因累積。不如不貪而自律,才是消業修道人也。」因為拿人半斤,也要還人八兩。更何況有良心的譴責及長時間的循環利息果報需要償還,那才是重大的天律懲處啊!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