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40820 安東彌勒山聖言量


2024/08/20(二) ●一日一箴言

《格言聯璧》:42

困辱非憂,取困辱為憂;

榮利非樂,忘榮利為樂。

【譯文】

困苦受辱不值得憂慮,自取困辱才值得憂慮。榮耀利益不是真正的快樂,忘掉榮耀利益才是真正的快樂。

●【賞析】

一個人在因困苦而受辱,這不是真的羞辱,自己不知發奮努力而被辱,才是真的羞辱;得到了功名利祿,也無需自滿、高興,能夠忘掉功名利祿,時時刻刻地保持著審慎、進取的心,這才是真的快樂。

本文出自宋代學者張載《正蒙·有德篇》之說:困頓和窘辱並不值得擔憂,值得擔憂的是人們言行不檢點,自取困辱;榮耀和名利並不意味著快樂,只有那些徹底忘記榮耀和名利的人,才是世上最快樂的人。

弓矢必須得心應手,然後才能追求它的強勁有力;馬匹必須馴服,然後才能追求它的速度和耐力;士人必須先得誠實正直,然後才去要求他的智慧和才能;那些心術不正卻才能出眾的人,就好比是豺狼虎豹,千萬不可親近和信任。

張載,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創始人之一,著有《正蒙》《橫渠易說》《經學理窟》等。

溪州后天宮 天上聖母亦曾降乩曰:「心不妄念,口不妄言;內不欺已,外不欺人;不負所學,不負生民;困辱非憂,取困辱為憂;榮利非樂,忘榮利為樂! 繁華境遇一過,輒生悽涼,清淡生活歷久,愈有意味!」真是智慧之言,醒世之語!

老子《道德經》言:「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得到寵愛或遭受恥辱,都像是受到驚嚇一樣。重視大患,就好像重視自己的身體一樣。寵愛是卑下的,得到它會感到心驚不安,失去它也會驚恐萬分。這就叫寵辱若驚。我之所以會有禍患,是因為我有這個身體;倘若沒有了我的軀體,我還有什麼禍患呢?所以,把天下看得和自己的生命一樣寶貴的人,才可以把天下的重擔交付於他;愛天下和愛自己的生命一樣的人,才可以把天下的責任託付與他。老子將修身觀、治國觀相互結合的論述,講如何對待榮辱,如何對待自身的問題,並延伸為「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的重要觀點。

人在榮辱面前的這種表現,雖是常態.但都是不正常的。因為榮辱都是一時虛名,事過境遷之後便成過眼雲煙。人無法遠離榮辱,只有看淡榮辱、超然自守的人,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成為自己的主人。

Comments


© 2024 安東道場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