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5 安東彌勒山聖言量
- 鉢卿 李
- 2024年7月25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2024/07/25(四) ●一日一箴言
《格言聯璧》:16
只是心不放肆,便無過差;
只是心不怠忽,便無逸志。
【註釋】
⑴放肆:放縱任意、毫無顧忌。
⑵過差:過失;差錯。
⑶怠忽:懈怠輕忽而不專心。
⑷逸志:縱慾放蕩,逸失心志。
【譯文】
只要心意不放縱,就不會出現差錯;只要用心不怠惰疏忽,就沒有不能堅守的、隨意放縱的志向。
●【賞析】
此句警示人們不要放縱慾望,保持心態的平靜與冷靜,學習自我約束。
藏傳佛教一代祖師宗喀巴在其代表作《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引述了寂天菩薩《入菩薩行論》中的偈頌:「如執滿缽油,執劍住其後,溢則畏其殺,禁者如是勵。」
這個故事來自《雜阿含經》,佛陀某日對弟子說:「如果某處有眾多美女表演伎樂歌舞,你們認為會有群眾聚集圍觀嗎?」弟子們都說:「會!」佛陀接着說:「如果當中有一位觀眾,背後有人持刀指嚇,威逼他捧着一個載滿油的缽,從觀眾席中走過,要是缽中有油滴出便立即被殺。弟子們,你認為那捧缽的人還會觀看美女歌舞嗎?」弟子們都說:「不會!」佛陀於是教導弟子,修行人攝心持戒,正該以捧缽者為警惕。
孟子說:「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此處的放心,不是安心的意思,而是放失找不回來的心,流浪在外的心。放肆固然是「放心」;怠忽也是「放心」,放失了專注的心;喜來、怒來也是「放心」,被情緒牽動而迷失了本來澄澈而平和的心境,就是「心不在焉」。此時藉着自覺把放失的心找回來,正位居體非常重要。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