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7/19(五) ●一日一箴言
《格言聯璧》:10
何思何慮,居心當如止水;
勿取勿忘,為學當如流水。
【註釋】
⑴居心:存心、處心。
⑵為學:做學問。
【譯文】
無憂無慮,心境應平靜如水;不求冒進也不忘記,學業當如流水一般永無止境。
●【賞析】
不管思慮什麼,心裡都應當像平靜的水一樣;不要停止,不要忘記,做學問就應當像流水一樣永不停息。
《大學 經一章》:「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即是告訴我們修心能光明心性,能化人,使人人知止,即知止於至善寶地,知其所止,可行其所止、得其所止,故能定靜安慮得。
《詩經》云:「緡蠻黃鳥,止於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對於知止這一點怎麼可以人而不如小黃鳥呢?如不知止,等於修道沒有目標,無法啟發人人的良心本性。
孔子還有一次在川上觀水,感嘆地說 :「逝者如斯乎,不捨晝夜」,這句話讓人感慨良多,大川之水不分晝夜滾滾向東流,是在示現時間、生命、學習、生活,無一不是一直在往前推移,無所停歇。停下來的不是中斷、就是退步;不是被淘汰、就是退出。也印證《增廣賢文》的一句話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這是很實際的一個例子,我們受到大自然的啟發,就應當能接收到此訊息涵義而勇往直前,毫不退縮,才能累積經驗與知識,隨時修正錯誤,最後才能達到理想目標,完成一生的任務與使命,成就光明磊落的人生,無愧於天地之間。
讀書的可貴之處在於能提出不同意見,有疑必問才能提昇智慧,從而真正掌握知識。而讀書的方法在於循序漸進,只有循序漸進才能堅持到底,獲得成就。心心念念,心境應當平靜如水,不受外來的干擾;不求冒進也不忘記學習初衷,學業當如東流之水一般永無止休,進德修業才有所成。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