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40608 安東彌勒山聖言量


2024/06/08(六) ●一日一箴言

《圍爐夜話》:26 河川學海而至海,苗莠相似要分清。

【註釋】

⑴莠(ㄧㄡˇ):一年生草本植物,穗有毛,很像穀子,亦稱「狗尾草」。

其葉與禾苗相似,難以辨認。

【原文解說】

川學海而至海,故謀道者不可有止心;莠非苗而似苗,故窮理者不可無真見。

【譯文】

河川學習大海的兼容並蓄,最後終能匯流入海,海能容納百川,所以,一個人追求學問與道德的心,也應該如此,永不止息。

田裡的莠草長得很像禾苗,可是它並不是禾苗,所以,深究事理的人不能沒有真知灼見,否則便容易被蒙蔽。

【原文註釋】

⑵謀道:追求學問及人生的大道理。

●【賞析】

「川學海而至海」,乃是一個比喻,如果把每一個讀書人的求學心當作河川,而把知識當作海洋,那麼,由一條河的發源一直匯流到海洋,其中必然要經過許多崇山峻嶺。

然而河川始終奔流不息,正如讀書人求學也應不畏艱難,自強不息,知識道德才能更淵博深廣。而且,「泰山不辭小丘,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棄細流,故能成其大。」讀書人也不要放過任何獲得新知識的機會才是。

《孔子家語•三恕》孔子觀於東流之水,子貢問曰:「君子所見大水必觀焉,何也?」 孔子對曰:「以其不息,且遍,與諸生而不為也,夫水似乎德;其流也則卑下倨邑,必修其理,此似義;浩浩乎無屈盡之期,此似道;流行赴百仞之嵠而不懼,此似勇;至量必平之,此似法;盛(ㄔㄥˊ)而不求概,此似正;綽約微達,此似察;發源必東,此似志;以出以入,萬物就以化絜,此似善化也。水之德有若此,是故君子見必觀焉。」

孔子看到滔滔不絕的江水,河流、川溪向東奔流不息,常常以水來勉勵學生要好好學習水的德行,除了矢志不移的向東前進不止息,更能顯現水的智慧、勇氣、義理、法正、潔淨、善化等諸多美德,水於天地之間實在是我們的好老師啊!

有時候,真理的辨認是十分不容易的,就像苗與莠一般難以分別。因此,在研究任何一種學問,或窮究一項事理時,一定要經過謹慎的判斷,才能評論是非。

只有真知灼見方能洞察事理,排除似是而非的謬論。萬一被蒙蔽了,還能探究事理嗎?所以說「窮理者不可無真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後已,不亦遠乎?」曾子告訴我們:進德修業的君子以弘揚仁道為己任,其所肩負的責任重大,必以身體力行來展現天理的全貌,所以內在的功夫要扎得深,同時只要一息尚存,自己的志向絕不容許有絲毫的懈怠,因為這是修辦一輩子長遠的責任與使命。故而窮一生之精力,必遵守治學要嚴謹慎重,事理要洞悉明察,是非對錯要分辨清楚,不懈怠、不苟安、不錯判。

Comentarios


© 2024 安東道場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