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240601 安東彌勒山聖言量


2024/06/01(六) ●一日一箴言

《圍爐夜話》:19 慎言,潔身。

【註釋】

⑴慎言:說話很小心。

⑵潔身:修潔己身,去除缺點。

【原文解說】

一言足以召大禍,故古人守口如瓶,惟恐其覆墜也;一行足以玷終身,故古人飭躬若璧,惟恐有瑕疵也。

【譯文】

一句話就可以招來大禍,所以古人言談十分謹慎,不胡亂講話,以免招來殺身毀家的大禍。一件錯事足以使一生清白的言行受到污辱,所以古人守身如玉,行事非常小心,惟恐做錯事,會讓自己終身抱憾!

【原文註釋】

⑶召:同「招」,招惹之意。

⑷覆墜:傾覆墜落致破損或亡失。

⑸玷:污辱。

⑹飭躬若璧:飭是整飭治理,「躬」指自己,「飭躬若璧」就是守身如玉的意思。

⑺瑕疵:玉上的斑痕,比喻缺點、過失。

●【賞析】

人有兩耳兩眼兩鼻孔,惟有一張嘴,就是要人多聽多看多分辨是非對錯,而少開口,然而,以現代社會的人際關係來說,適時而得體地表達自己,相當重要。不是逢人便大放厥辭,亦非信口胡言,要知道,禍從口出,言多必失。

當然,話的重要性也因人而異;醫生說錯話可能害死人,君王的失言,可能錯殺忠臣,也可能毀掉國家。我們凡夫百姓說錯話,也不能小看,有人因言語得罪人而被人殺害;戰爭時,一句泄露機密的話足以導致全軍覆沒。古時國與國之間常有所謂細作的角色,專門探聽敵國的軍情或收集任何政經情報,送回本國作為攻堅的分析,現代則有間諜、探員、情報員等,記得多年前有一句警語:「匪諜就在你我的身邊」,因此不隨便說話就是保密防諜。謹言慎行更是維護自己的安全。

所以,古人守口如瓶,(瓶子總是用瓶塞蓋得緊緊的,不輕易打開),無謂的言語還是少說為妙,就像歌聲宛轉的百靈鳥不會一天到晚地唱,只有烏鴉終日聒噪,卻惹人討厭。

古人以璧玉比喻一個人的人格,璧玉上如果有了小斑點,這塊璧玉就不是最好的玉了,正如一個人如果不謹言慎行,做錯了一件事,就足以玷污他的人格。當然,人不可能永無過失,以玉比人乃是古人的一番苦心,是勉勵人要白璧無瑕,像玉一樣潔白晶瑩美好無瑕疵。

所以,古人佩玉,是希望自己的美德像玉一般光潤美好。我們豈可妄自菲薄,自覺不如古人呢?

而美德要如何涵養呢? 六祖惠能大師曰:「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禮者儀禮、義理也。內心謙恭低心、禮敬他人,自然會表現在對他人的行為態度上是合禮儀、合義理的,不卑不亢,恰到好處,又能讓人感受到尊重及關懷,有賓至如歸之感。能常持清靜智慧心,常常三省吾身,懺悔改過,慚愧心化為慈悲心,將服務眾生視為是自己的本分事,甘願做,歡喜受,笑口常開,自然人人讚譽某某人真是有德行啊。

Comments


© 2024 安東道場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