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經典釋義]看懂心經(二十九)

◎呂冬倪

(承2023年9月20日萍江竹刊電子報)

(四)度一切苦厄。


白話:所以觀世音菩薩能夠拯救人世間一切的苦難和災厄。

解說:

(1)「度」:意思是「度脫、解脫、拯救」。

(2)「一切苦厄」:指一切的苦難和災厄。「苦」是「痛苦、辛苦」,是身心受到逼惱而感到不安的狀態;「厄」是「執著五蘊所招感的一切災難」。例如︰水災、火災、風災、地震、毒蟲猛獸等天災,以及刀兵(戰爭)、盜賊、惡政等人禍。

「度一切苦厄」是觀世音菩薩用甚深的「般若智慧」來觀照「五蘊」,實證自己的身心都是空的,當下就能夠度脫一切的苦厄。


(五)舍利子,


白話:舍利弗!

解說:

「舍利子」就是「舍利弗」,是佛的十大弟子,以智慧第一著稱,《心經》是以「舍利弗」為聽眾代表而說的。

「舍利弗」的名字來自於他的母親,他的母親名為「舍利」(梵語),這是印度的一種鳥名,意譯為「鶖鷺子、百舌鳥」,這種鳥的眼睛非常銳利。相傳舍利弗的母親眼睛明銳的像「舍利鳥」一樣,所以取名為「舍利」;另一個說法則是,她擅長議論,如同「百舌鳥」一樣,因此得名。

「弗(ㄈㄨˊ)」也是梵語,翻譯成中文就是「兒子」、「男子」的意思。所以,「弗」簡譯為「兒子」的「子」。「舍利弗」是他的母親「舍利」的兒子,所以稱為「舍利子」。

「舍利弗」誕生於婆羅門種姓的家庭,父親是婆羅門教中著名論師。「舍利弗」從小就才智過人,善於辯論,非常出名。

有一天,「舍利弗」看見「馬勝比丘」(釋迦牟尼佛最早度化的五位弟子之一)走在王舍城路上,很有威儀,就向他請教。馬勝比丘即說四句偈:「諸法從因生,諸法從因滅。如是滅與生,沙門說如是。」舍利弗於是證入初果,就決定和好友目犍連一同加入「釋迦牟尼僧團」。他與目犍連的弟子,共有兩百名,也隨之加入僧團,成為僧團中的骨幹,被稱為「釋迦牟尼的常隨眾」。

「舍利弗」在釋迦牟尼佛的門下學習時,因為持戒多聞、敏捷智慧、善講佛法,釋迦牟尼佛常讓「舍利弗」替他說法。「舍利弗」當釋迦牟尼佛的侍者有二十年之久,釋迦牟尼佛稱讚他是「眾生的生母」。僧團碰到些棘手的問題,都由「舍利弗」來解決,例如提婆達多另立僧團時,就是由「舍利弗」與目犍連前往,將青年比丘帶回。

「舍利弗」比釋迦牟尼佛年長,並先於佛涅槃。在藏傳佛教,「舍利弗」與「目犍連」往往會被雕塑在釋迦牟尼佛身邊,並且與釋迦牟尼佛一同接受供養、膜拜。


(六)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白話:身體和一切的物質,都不是真實的存在,都是因緣相互依存的生滅關係。因此物質和空並無差別,就好像水和水波的關係,二者既是各別的,也是一體的。所以說物質(色蘊)不能離開(異)空,空不能離開(異)物質(色蘊)。

解說:

「色」就是「身體、肉體、會變壞之物」,此處的意思是「身體」。

「異」者「離也」,「不異」即「不離開」之意。

「空」在梵語為「無有、欠缺、零」之意,表示什麼都不存在的,無實體,一切都是零的狀態。它有一個「沒有的、否定的」對象,表示某些東西(自體、自性)的非存在狀態,而非存然虛無之意,這個否定的意思是很重要的。

這裡的「色」,就是五蘊中的「色蘊」,屬於生理的、物質的現象。其餘「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四種,是屬於心理的、精神的活動,它們與空的關係,和「色蘊」完全一樣。也就是以此類推寫成:

「受不異空,空不異受;

 想不異空,空不異想;

 行不異空,空不異行;

 識不異空,空不異識」。

什麼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呢?「色」在這裡是指我們的「身體」,是由「四大」互為因緣和合而成。一般人聽到「四大」就以為是指「酒、色、財、氣」,其實這是錯誤的解釋。

「四大」是指「地、水、火、風」,是物質界的四種特性,詳述如下:

①「地大」:表現的是堅硬性,如身上的骨骼、肌肉、血管、神經、皮膚、毛髮、指甲等等;

②「水大」:表現的是濕潤性,如血液、淋巴液、唾液、汗、尿等等;

③「火大」:表現的是溫熱性,就是我們的體溫;

④「風大」:表現的是流動性,如呼吸和血液循環。

我們的身體,就是由這四種特性的物質和合而成的,必須每天攝取食物,經過消化、分解、吸收以維持生命,而體內的廢物則以糞、尿、汗水的形態排出體外,這些新陳代謝的活動,都是二十四小時,一刻不停的進行著。

根據醫學的研究報告︰每六至七年,我們身上大約六十兆個細胞就會全部更換一次,也就是說六、七年之間,我們身上的所有細胞至少經過一次生死。

所以眾生執著為實有的這個身體,從因緣的觀點來看,它只是「四大」的因緣和合,不停的在變化,根本沒有獨自性、不變性與實在性,只是「假有」,暫時的有,空幻而不真實,一旦因緣結束了,身體也就隨之死亡、朽壞、消失。這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道理所在。

在這裡要注意「空」是表示「無實體」的意思,它有一個「否定的」對象,表示「色蘊(身體)」的「自性」是不存在的狀態,而不是什麼都沒有的意思,這個「否定的意思」是很重要的。


(七)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白話:物質(色蘊)就是(即)這個(是)空,空就是(即)這個(是)物質(色蘊)。

解說:

這裡的「是」字,在上古先秦時期,是「繫詞」用法,意思是「此」,不是現代的「我是年輕人」這樣的「動詞」用法。「是」字的「動詞」用法,是在東漢以後才逐漸流行的。

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要翻譯成「色即此空(色就是這個空),空即此色(空就是這個色)」,而不是「動詞」用法的「色是空,空是色」。「色即是空」和「空即是色」的「是空、是色」是指「此空、此色」,「是空」說的是「這個空的概念」,「是色」是說「這個色的概念」。

唐朝時期的玄奘法師,他翻譯佛經的用語習慣,都把「是」字翻譯作「此」字來用。我們應該要依照玄奘法師,當時翻譯佛經的主要用法來解釋,不應該依照今天的語法來翻譯。

這裡的「色」,就是五蘊中的「色蘊」,它們與空的關係,和「色蘊」完全一樣。也就是以此類推寫成:

「受即是空,空即是受;

 想即是空,空即是想,

 行即是空,空即是行,

 識即是空,空即是識。」

不過為免繁贅,只用「受、想、行、識,亦復如是」一句概括了。

如果觀世音菩薩只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可能有些人聽了,以為「色」與「空」雖不相離,可是「色」是有,「空」是沒有,「色」與「空」還是有分別。

所以觀世音菩薩接著告訴舍利弗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思是說︰我們的「色蘊(身體)」,是以「四大」為因緣而起的「生滅變化現象」。宇宙的一切物質現象,都會經過「成、住、壞、空」這四個步驟,我們人有「生、老、病、死」這四個過程。「色蘊(身體)」的本身是無常的,是無我的,沒有獨立存在的自性,就是「空的(非實在的)」。

反過來說,這個「無常、無我」的「空相」,不是什麼都沒有的「空」,我們的身體是「因緣而生」,確實存在。「色」與「空」,是相對性的,是一體兩面的說法,彼此是沒有分別的。(續下期)

Komentáře


© 2024 安東道場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