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善與美的回饋]花藝之道心得

◎林于晶(一貫人才專修苑第17屆)

這學期的課表發下來的時候,後學看到一堂課覺得特別的新奇,「花藝之道」這一門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堂課?


有同學就說這是一堂插花課,「插花」這個名詞感覺離自己非常的遙遠,在有印象的記憶中,是自己很小的時候看著媽媽在做這件事,那時候的自己還小,所以只能在一旁看著什麼都不能做,因為力求完美的媽媽會很怕我們在旁邊搗亂,破壞了她本來心裡所想的作品,所以我們只能在一旁看著,那時候看著認真的媽媽感覺她插的每一盆花都非常的漂亮也非常的有美感,心中的媽媽就是一個無所不能的存在,一直到長到這麼大都還不曾碰過插花這件事,總覺得自己粗手粗腳的不太適合做這件事。正式開始上課的時候,後學還跟隔壁的同學兩個開玩笑的說「我們兩個的作品應該是非常豪邁又霸氣」。我們兩個也非常有默契,都很認同這個觀點並且還說到:我們那麼沒有美感怎麼會做出好作品呢?


開始上課了,經理介紹來教我們插花的老師們都非常的大有來頭並且告訴我們,我們這一班非常的幸運,因為來的老師非常的多,所以幾乎每一組配比的老師都不只一位,老師在上課之前非常的用心替每一組所需要的花都做了分類,也在上課的時候介紹了我們當天的花材以及所要做的作品主題,課程開始每位老師都非常的用心在同學的身邊做指導,並且很細心的觀察到每一位同學所需要的幫忙,在插花的過程當中,老師都會適時地給予幫忙及建議,讓初學插花的我們不至於手忙腳亂,更在插花的當下也因為老師們的指導,內心感覺非常的平靜跟踏實,同學們也很棒,發揮了非常大的創意,也非常有個人的風格在裡面,老師們也很不吝嗇地讚賞同學的作品。


最後在課程結束的時候,春蓮老師上台為我們當天的課程做一個分享,特別提到了三三三,這三三三就是她在插花的時候,特別要提醒自己莫忘初衷,其中最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是「誠」,因為在大學裡有提到「誠」是「意誠」,看起來是很簡單的兩個字,但對我們自身的修行是非常重要的,從來都不知道在插花當下「誠」是扮演著這麼重要的角色,我們在「誠」的當下很專注的在做插花這件事,是心無旁鶩無雜念的所有的專注力都在這件事情上面,所有的心神都沒有外放,就跟我們在做三寶修持的心是一樣的,所有的專注力都在當下,難怪每一位插花老師給我們的感覺是那麼的平靜與安詳,在他們身上看不到任何的是是非非,只看到無償付出的歡喜人,也深深地感受到插花這件事情對於這些老師們在個人涵養中佔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道的涵養也從他們的內心展現出來,我想這堂課看似簡單,其實它帶來的更像是泰戈爾說的「用生命影響生命」,而老師們不吝嗇的付出,恨不得傾囊相授讓我們也能感受到她們在花藝之道中所得到的一切美好,這堂花藝之道真的是讓人意猶未盡,也非常感謝學苑的安排,讓同學們知道原來在修道這條路上也可以有很多方法來涵養自己。看著自己插的這盆花,看著它獨自認真的盛開,不為別人,不需要任何理由就認真的做自己,這不禁讓後學想到我們在平常生活中常常因為別人的一句稱讚而有美好的心情,因為別人的批判而起心動念,但花,就是很認真的做著自己,很認真的展現自己,由內而外的很自在,不為別人稱讚而盛開,不為別人嫌棄而不開,反觀自己在修道的過程中,為什麼必須時時提醒自己,必需用很多方法來收攝心神,深深的感受到我們身為人,但卻不如一直做自己的花,那樣單純的美好,由內而外散發屬於自己獨特的氣質,不為任何只為自己,像我們修道不是只為了自己的本心本性嗎?由內而外的散發出來,「花藝之道」真的是一門啟發我們智慧的課程,不但讓我們專注在當下,也讓我們好好學習「花」的由「自」而然,古聖先賢也是因爲明白這個「自」的本體,由內而外的散發出莊嚴的行儀。

Comments


© 2024 安東道場

bottom of page